高雄在不在大武山下?
百分之百,在。
如果天光晴朗,從我讀小學的鹽埕,到鼓山、林園、小港、鳥松、大社、燕巢、田寮、旗山、美濃,站到任何一個空曠處往東眺望,就會看到藍色大武山。而杉林、六龜、茂林,則根本就是大武山脈的綿延一體。
想到高雄,人們立即的聯想是港灣邊的高樓和繁華燈火。事實上,縣市合併以後,原來那港灣繁華地只佔整體高雄6.3%的面積。
90%以上的高雄,不是燈的紅、酒的綠,是高山的藍,是丘陵的青。
台灣百岳中,15座高山在高雄。
玉山主峰的一部分就在高雄境內,玉山峻秀的東峰、南峰,是高雄的土。
玉山並非只是南投的,它也是高雄的。你知道高雄甚至跟花蓮接界嗎?
高山群峰環抱的桃源一個鄉,就佔了高雄1/3的面積。
所以,有一個崇山峻嶺的高雄,有一個大武山下的高雄,只是,高雄人的「山意識」,或許還沒有生根?
縣市合併到今年整整十年。如果我們對高雄的認知仍究僅限於那佔6.3%面積的繁華,所有的資源都往那一個點傾入,看不見寧靜、美麗、含蓄的大山,我們可能真的辜負了自己深沉而沈默的土地,以及那大山裡的人們。
#大武山下龍應台
#天長地久龍應台